卡兰尼克终于从Uber辞职,但这真的是个好决定吗?
Uber CEO卡兰尼克离开Uber已成现实,留下一个已经几乎空了高管层的公司给投资人。
文 | 杨林 季觉苏
昨天半夜传到中国的一则消息,让那些去年8月被Uber“抛弃”的中国员工们感到愤慨。“Uber人的朋友圈已经炸了,我们觉得投资方太愚蠢了,”一名前Uber中国员工告诉36氪。
Uber CEO卡兰尼克先生这次是真的离开了。
虽然就在上周,他刚刚通过邮件宣布无限期休假,但是显然投资方更希望他再也不要回来。昨天早些时候,Uber的5家主要投资方集体要求卡兰尼克立即辞职,其中包括Uber最大的股东Benchmark。在与部分投资方进行了数小时的会面后,卡兰尼克同意辞职,不过他仍将担任Uber董事。
一些Uber美国员工觉得,“hustle(强硬)”和“no-holds(不按套路)”是卡兰尼克身上最显著的特征,也是让他走入现状的最直接原因,还有人认为,他有着明显的性格缺陷,而且自身进化速度已经跟不上公司的进步速度了。
卡兰尼克塑造了 Uber 的企业文化,其核心是增长与扩张。这一文化让 Uber 成功进入七十多个国家,并成为世界上估值最高的非上市公司,不过这也将 Uber 搅入成立以来的最深重的危机当中。不可否认的是,Uber,包括卡兰尼克本人,确实正身处巨大的动荡。尤其是今年更是频遭“水逆”,性骚扰事件被曝光、窃取信息门、欺骗执法部门、在 Lyft 中植入间谍程序,乃至于大批高管受到丑闻影响相续离职。这些都让盈利和上市遥遥无期的Uber雪上加霜,并不断刺激着投资人的神经。
不过某种程度上,员工们依旧应该感谢卡兰尼克,正是这个人创建了Uber这家公司,并(曾)赋予了它,以及身处其中者巨大的光环。
无论是在硅谷,还是在中国,“曾就职于Uber”,这都会是一项还不错的履历。这家公司的名字无数次出现在国内各个公司发布会的PPT上,很长一段时间以来,“XX界的Uber”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贬义词。
国内创业者们多喜欢拿Uber的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说事,其实一句话就可以说明这家公司曾经在中国的影响力。去年8月1日uber中国和滴滴合并后,几乎所有离职的员工都立刻被用人单位疯抢。“三天之内接到了七八个offer,其中不乏有上市大公司。”一名Uber中国离职员工称,前来“挖角”的人里,有人直接告诉她,我们希望你能把Uber的经验带过来,我们也想成为Uber那样的公司。
现在看来,已经离职的Uber前中国员工们发展得都还不错,国内两个最大的共享单车公司摩拜和ofo的创始人(高管)都曾就职于Uber,并吸纳了大批曾经的同事;其他人则多分散在国内各顶尖创业公司的管理层。
甚至直到现在,还有Uber的前员工头顶着这家公司的光环,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共享经济专家的形象。
“他不会停止战斗,从Uber离职也不是发生在他身上最糟的情况。”一名前Uber员工称,多次创业、曾卷入官司直到破产、白手起家成立Uber,这些发生在卡兰尼克身上的经历曾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,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加入,“从过往经历上来看,他至少比库克要厉害多了”,这名前员工说,“某些时候,狼性的文化有自己独特的优势,谁不愿意追求有野心的创业者呢?”
至于在卡兰尼克领导下的Uber被曝出的性骚扰等丑闻,似乎就更不是个事了。“这虽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,但是在中国,人们对办公室潜规则的宽容度和见怪不怪的能力,要比西方国家更高。”上述Uber前员工说。
更多人则在反复提及曾被投资人驱逐过后又回归的Jobs和Musk,他们希望历史能够在卡兰尼克身上重演。
这也许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,被投资方“劝退”的卡兰尼克至少得到了中国前员工们的普遍理解和同情,现在最为难的也许就是这些投资方了,近20名高官离开的背后,是Uber已经近乎真空的管理层。
卡兰尼克同投资人之间关系紧张在公司内部是半公开的秘密。他在某次员工大会上被问起是否会采纳投资人意见的时候答道:
“我打个比喻,我每天花18个小时下国际象棋,一周5天甚至7天。有个人每周五会花5分钟来旁观我下棋,然后给我意见教我怎么下棋,你说我应该听他的么?”大家愣神的功夫,卡兰尼克接着说,“不过如果公司的状况变得不好,可能我就不得不听他们的了”。
现在就是那个如果。而且导向了最差的结果:没人下棋了。
投资方只能寄希望于在卡兰尼克离开的这段时间,引入新的二把手人选,并趁着权力的真空期巩固住自己的地位。不过代价就是Uber这段时间的空转以及对手们的机会。
对于急着要变现退出的投资人来说,一个愿意倾听的管理层值得冒这个险。但对Uber本身来说,事态却并不容乐观。
推荐阅读
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
即使Uber文化没问题,它的商业模式也在面临挑战丨36氪评论